250226-01-第1章:世界的物质性

../attachment/Pasted image 20250222211527.png

第一章:世界的物质性

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:物质是意识的本原,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,物质之固有属性是运动,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,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空间和时间。

第一节: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

第一: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(马哲理论大厦基石,重大指导意义)
物质:是不依赖意识而存在,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

列宁物质定义: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,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,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,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、摄影、反映。

为什么说它(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)是马哲理论基石?

  1. 它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。

(即物质不依赖意识,意识不可不依赖物质)

  1. 它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。
  2. 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

旧唯物主义混淆了:

(1).人在一定历史阶段认识的物质特殊结构与属性

(2).物质的共同性质

科学的发展驳倒了形而上学、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(而非唯心主义)。

科学的发展使得人对物质结构认识的旧界限消失,愈发证明了物质的客观实在。

第二:世界物质的统一性

世界统一于物质,即世界万物都不依赖意识而存在,同时又能为意识所反映。

(但不是说世界万物都是某种特定形态的物质组成的)

物质以外,不存在任何非物质的世界。

唯心主义之误】:

  1. 科学不发达时的宗教、神等。(科技发展破之)
  2. 生命现象之灵魂、活力。(生命科学发展破之)
  3. 人类社会“自由意志”、“人的意志”。(社科发展破之)

生产力(人与自然的关系)、生产关系(人与人的关系)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不能由人们自由选择的关系(即物质的关系),同自然界的物质关系一致。即可知人类社会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

第二节: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

运动的概念:包括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。

第一: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

世界是物质的,物质是处于永恒运动中的。

物质是运动的唯一主体,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。

没有不运动的物质(运动是物质必然的、固有的、不可缺少的属性,并非偶然、外来附加、可有可无。)

关于静止的认识:

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,是暂时、有条件、相对的。

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相对静止,不承认绝对静止

静止应用场景

(1)对特定运动而言,例如房屋与地面的关系。

(2)对事物质变而言,例如一事物之运动尚未达到质变的时。

承认相对静止是必要的,在相对意义上肯定静止是符合客观实际的:

  1. 正因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,才能成为有确定形态的事物,才能存在、发展,才能被认识、利用。
  2. 正因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,才能从内部积累必要条件,实现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。
  3. 正因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,运动才可能被衡量、计算。

形而上学的一些错误】:

  1. 设想了不运动的无物质。
  2. 虽不否认物质的任何运动,但其将一切运动皆归为机械运动(即上帝的第一次助推)。
  3. 其不知运动乃物质固有属性。

没有无物质的运动

运动必须回答什么在运动。

任何领域的运动,其主体都是物质。

第二:运动形式的多样性

恩格斯:物质的运动,不仅是粗糙机械运动,单纯位置移动,而且还是热和光、电压和磁压、化学的化合分解、生命的意义。

运动的分类:

  1. 物理运动。(基本粒子、电磁运动分子热运动、构成的宏观物体机械运动)
  2. 化学运动。
  3. 生物运动
  4. 社会运动。

运动的分类只有相对意义,且形式并非一成不变。

  1. 较高的运动形式是在较低的运动形式基础上形成的。
  2. 高级运动不能简单归为低级运动。
  3. 一定条件下,各种运动形式可互相转化。
  4. 即使可互相转化,但运动本身是守恒的,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。

第三节: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

第一:运动着的物质与空间时间不可分割

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。

运动着的物质不能离开空间时间。(物质的存在必然有空间与时间)

物质的存在即有广延性(体积、位置,即空间)

物质的存在既有持续性(即时间)

空间和时间不能离开运动着的物质。

空间状态随物质的变化而变化。(即“绝对空间”不存在)

时间随物质的变化而变化。(即“绝对时间”不存在)

第二:空间时间的客观性

承认客观实在(运动的物质)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。

承认客观实在(运动的物质)的存在形式(控件事件)的客观性。

【唯心主义者(例如康德)认为】:

空间、时间并不是外界事物(物质?)的存在形式,而是人感知外界事物的主观形式(即先天的直观形式、主观的框框)。

驳:因空间时间会随物质的变化而变化,若依其观点,则A事件的框与B事件的框是不同的。

我们需要清楚:

  1. 空间时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,是意识之外的。(即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啥)

  1. 人对于空间时间的认识程度。(即人对空间时间的了解)

是两个不能混淆的问题。

第三: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

空间是三维的,xyz轴的。

时间是一维的,单向流动的。

第四: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

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在地包含了时空无限性。

同物质世界具体形态相应的时空是有限的。(即一个水杯的时空是有限的)

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。

第四节: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

物质世界本身不依赖意识存在(已知),即可推导出:

物质世界的必然关系(规律)也不依赖意识存在。

物质的运动是规律的,规律是不以意识为转移的。

马克思驳“自由意志”】:(社会领域同样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)

  1. 人的思想被社会存在(即物质生活条件)决定。
  2. 个别人存在极不同的目的,但一切人行为的总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  3. 只有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一致的目的才能实现。

人不能消灭、改造规律,同样不能创造、制定规律。

人能通过研究,发现和认识规律。

人在正确思维引导下,能通过掌握、利用规律。